近年來,吉林油田在物聯網技術的推動下,越來越多的油氣生產區域實現了少人值守甚至無人值守。然而,在汛期確保油氣生產安全無污染仍是一大挑戰。為此,吉林西部油氣新能源公司通過自主創新,成功研發出電動手輪裝置,該裝置能夠遠程操控閥門,為打造汛期無人值守生產區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。
這款電動手輪裝置不僅具備高安全性,而且兼容性強,可適配多種閥門,顯著降低了改造和運營成本。據公司物聯網主任張玉海介紹,該裝置的安裝簡便快捷,僅需20分鐘左右即可完成,且無需改動現有流程、停止生產或拆卸閥門,從而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。
此外,通過集成控制系統、數據分析系統和遠程監控系統,吉林西部油氣新能源公司能夠實時監測生產狀況,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隱患,有效降低了故障和事故發生的風險。這一創新舉措不僅提升了無人值守生產區在汛期的安全管理水平,也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。
在實際應用中,該公司的英東采油作業區已經率先嘗到了這項技術創新的甜頭。9月5日,在作業區的物聯網指揮中心內,英144中轉站點長丁巖通過中國石油首個汛期水上無人值守系統,輕松實現了對洪水中井間閥門的遠程操控,這標志著吉林油田在智能化生產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。
|